版权所有 © 开创国际 沪ICP备09090447号-2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03日发布者:开创国际标签: 社会关注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
从会议内容来看,无论是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总结,还是对下半年经济运行的政策部署,都体现了“稳”字当头。
直面“稳中有变”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上半年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研究员梁启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201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为7.1%。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上半年增长6.8%,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根据未来税收、就业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指标的要求,宏观经济增速应保持在中高速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速目标为6.5%。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也着实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稳”字当头。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除了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作出总结外,还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环境作出了“稳中有变”的判断,这一说法在相关会议中是首次被提出。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梁启东看来,“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国际市场方面的“三大挑战”,即中美贸易战的挑战、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的挑战和地缘政治紧张的挑战;二是来自于国内市场方面的“两大风险”,即地方债的风险和部分企业债务违约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定调“稳中求进”
针对下半年“稳中有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会议给出了“稳中求进”的政策部署和工作总基调。
会议指出,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精准施策,扎实细致工作。
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动向,会议明确,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的宏观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宏观政策调整将会是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前提下的边际调整,目的在于缓解外部负面冲击与去杠杆压力共振可能引发的经济明显减速与风险过快释放。
张明认为,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加积极。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方面,会议强调要“把好货币政策总闸门”“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这确认了货币政策应主要发挥调解总量的功能,而财政政策应更加主动地发挥调结结构的功能。
此外,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稳”提法也备受市场关注。
梁启东认为,“稳就业”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稳金融”要逆周期调控,稳定信用和资本市场;“稳外贸”要进一步扩大进口;“稳外资”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稳投资”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创新能力;“稳预期”即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在金融领域,会议强调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