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东岸海域的渔业,经过几年厄尔尼诺现象的侵袭后,终于出现了一丝起色,加州笔管鱿鱼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加利福尼亚鱼类和野生动物管控部门(CDFW)公布的最新捕捞量数据,今年10月,商业捕捞加州笔管鱿鱼产量达到3427吨,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仅为1268吨。
渔业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拉尼娜现象导致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降低,为笔管鱿鱼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这个消息让许多加州的鱼类加工厂,尤其是沙丁鱼、鳀鱼和马鲛鱼这类白肉鱼的加工厂松了一口气。因为近年来随着加州出台了严格的白肉鱼限捕令,许多加工厂因缺少原料而转向加工笔管鱿鱼。
根据外媒报道,目前加州笔管鱿鱼出厂价为1000美元/吨左右,和2015年同期的每吨650美元相比上升不少,不过今年产量如果能维持增长趋势,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宏观当下南美几个主要鱿鱼捕捞区的情况。
阿根廷鱿鱼产量近年来产量均不高,今年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已经维持高位运行,不过明年阿根廷鱿鱼捕捞季提前至1月10日开始,目前整体交易量受限,市场存量加大;
福克兰群岛鱿鱼产量不错,价格下行压力很大。据统计,今年第一捕捞季产量共计39425吨,第二季产量24000吨左右,虽然第二季表现不如第一季,但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秘鲁和智利捕捞的鱿鱼产量跌底,导致今年加工厂货源紧缺,海上生产的三大件规格相对往年来说明显减小,单船日产约3-4吨。舟山一些捕捞船在秘鲁和赤道海域交汇处进行捕捞,回货大多是秘鲁和赤道鱿鱼的混合装,因为秘鲁鱿鱼货源紧缺,一些货主会将混合装作为秘鲁鱿鱼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