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炉。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很多机构都预测,乡村振兴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业将迎来变革“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政策有望在今年陆续出台。
一号文件发布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另外会议。2月2日?3日,环境保护部在京召开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蓝天保卫战、清水行动和净土行动,是未来3年我国改善环境质量的主阵地,其中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最重要的战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全国地表水I-III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也就是说,在环保重压下,农业的转型升级仍是未来的主旋律。
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的一个板块,解读了一号文件,再结合中国
水产业的现状,我们试图在一号文件中发现未来中国
水产养殖的发展机遇。
解读一号文件,关注焦点
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
怎么干:
1、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
2、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3、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4、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
5、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
6、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二、首次提出“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怎么干:
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现存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三、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怎么干:
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
四、农业的生态功能也得到拓展
怎么干:
1、要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
2、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
3、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
4、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五、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怎么干:
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下面再看看目前我国
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再根据一号文件精神,发现未来中国
水产养殖的发展机遇。
一、散户为主,集约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
水产养殖业还面临着散户(小农)经营为主,自然资源消耗比较大、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较低等的问题。现在,土地流转加速将开启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的黄金时代,由协会或大型公司为主导的规模化养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凝聚散户或中型养殖户的力量会日益增强。
此外,政策倾向将会为
农机装备制造(工厂化养殖设备)提供巨大空间,而如何适应
水产发展适度规模化等特征,将成为高端
水产装备制造的关键。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扶持小农户发展设施农业。
二、与互联网结合度不足
相比农业其它版块,
水产与互联网的结合度明显不足,这与
水产业的特点有关。未来,饲料、动保、流通、技术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更紧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养殖户们越来越关注行业的信息和动态,而不是一味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塘。
创新驱动方面,“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众创、众筹等新型产业孵化模式层出不穷,为
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将会是未来企业重点摸索的方向。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三、金融支持不足
我国的
水产养殖虽然发展多年,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水产保险的普及就是一个明显的短板,也就是说,目前
水产养殖业注入金融“活水”不足。而农民、农村要发展,资金短缺是一大问题。目前,我国
水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一般的资本不愿意去,需建立多元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投融资机制,利用金融杠杆的帮助产业健康发展,这也是目前一些上市企业在关注的领域。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四、品牌化程度低
近两年,
水产品的品牌化趋势越加明显,例如草鱼、海鲈、大黄鱼、河蟹等品种都已经有良好品牌意识和基础,但整体而言,
水产品的品牌战略还不足或不够精准。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升级,市场整体消费水平在持续上升,
水产品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未来,品牌化和专业化成为
水产品突围的方向。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五、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中国
水产养殖专业化程度还较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在技术、信息、培训方面明显不足。近年,国家也在积极推广职业农民培训,目的是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提高整体的农业职业素养。未来,专业的
水产人会越来越吃香,并会有更多政策上的扶持。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六、产业链基础薄弱
现在中国
水产养殖不单单是养得出来这么简单了。养殖技术不是问题,但还要面临行情低迷、极端天气、价格不理想等风险。随着养殖技术和设备等方面日益完善,产业链的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上游到下游企业之间的养殖和出售环节能给养殖环节一个保障,优势互补,协调运作。未来,有实力及担当的企业,应该都会布局产业链,为养殖终端架起联系的桥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及增加销售渠道。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
七、生态化不足
目前,我国有
水产养殖业处于资源消耗型的初级阶段,产能过剩,环境代价大是主要问题。随着环保的压力,限养区和禁养区会越来清晰,未来,政策调控下,
水产养殖业会以控制过剩的产能、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布局为目标,发展环境友好型
水产业。而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引导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
水产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对应一号文件政策:
农业的生态功能也得到拓展。(来源:中国水产频道)